便秘是腸道殺手~
短暫的便祕是警訊,長期的便秘就是腸道的垂死掙扎。
1.了解便便是怎麼排出?
當我們早上起床,就會有『晨起反射』,促使大腸開始蠕動,吃了早餐,食物到達空空的胃時,會引起『胃 ‧ 結腸反射』,胃會下指令給結腸,加速收縮蠕動,將原來停在結腸的便便,向直腸推送。
當便便進入直腸,直腸內壓上升,直腸就會下指令給結腸,讓結腸更加努力蠕動,加速將便便向直腸推送,這叫做『直腸 ‧ 結腸反射』,同時,直腸也會經由脊髓,告訴大腦,引起『便意』,這時候,如果大腦 (我們的意志)決定要『尊重便意』,就會到廁所去,下腹部用力,直腸收縮、肛門括約肌放鬆,開始排便。
一般而言,食物由口中進入後,先在胃中消化,而且暫時保存,然後在 2~4小時內,分批慢慢送入小腸,再經過大約4~6小時才會到達大腸入口。在大腸中運送速度大幅減慢,水分被吸收,大約又需要18~24小時,才轉成便便的形式,到達結腸,暫時貯存在結腸下端的乙狀結腸。
2.如何觀察自己的便便?
便便是身體健康的訊息中心,由觀察當天的便便,可以知道許多有關當天的健康資訊,必須學習自己觀察自己的便便。
1. |
量 |
|
一次的排便量大約在 100~300克之間,中型的香蕉一條大約100克。排便量越多,健康越好,男性最好一天要排300克,女性至少也要有200克。 |
2. |
顏色 |
|
最理想的顏色是像嬰兒便便般的黃金色,黃土色、黃褐色也算健康,其他顏色都要注意。 |
3. |
形狀、粗細 |
|
香蕉狀、 牙膏狀都是健康的象徵;栗子狀是典型的直腸型便秘;泥狀、水狀都是異常,便便經常又細又軟,顏色深,味道重,就叫做『老人性細便』,可能因為你年紀漸長 了,腸道功能衰退,更可能是你太不注意腸道健康,不運動,不保養,腹肌衰弱,食量太少 (節食),使你的腸道失去生氣,沒有活力。 |
4. |
密度 (浮或沉) |
|
便便最好是半浮半沉,表示含有多量的纖維質 |
5. |
味道 |
|
健康優質的便便,味道不會太重 |
6. |
排便困難程度 |
|
能夠在五分鐘之內排出的,才是健康的便便。 |